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449章 后世仿古建筑都是这么干滴(求订阅求票票) (第2/2页)
装饰和装潢上,毕竟水泥虽然坚固,可若是在这上面雕花琢物,怕是有些难度。” “没必须在上面雕琢,像柱体结构之类的地方,直接上大漆就完事。 至于那些需要装饰的地方。你完全可以着人采石取木,削成板材,在板材之上雕花之后,再贴在水泥主体表面。” “这样一来,从外面上,根本就看不出这是用水泥浇筑出来的建筑物。” 听到了程处弼这样的解释,那位建筑工头不禁两眼一亮,频频颔首不已。 “公子简直一语惊醒梦中人,这个法子好,哪怕是后期雕花出现破损。 只需要直接截取贴面板材更换就好,完全不会对主体造成损伤。” 看到那位兴奋不已的建筑工头一脸心悦诚服的表情,程处弼呵呵一乐。 这算啥,后世但凡是仿古建筑,绝大多数都是这么干滴的好不好? 就连他曾经去溜达过来黄鹤楼,也好不到哪儿。 程处弼记得,自己当年跟一帮子同学蹿去游览黄鹤楼的时候,可是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情去的。 远远地望去,黄鹤楼是那样的巍峨与辉煌,看得令人心怀激荡,不愧是留下无数文人骚客诗赋的打卡圣地。 不过等到了那里之后,吭哧吭哧地爬着水泥楼梯,抚摸着涮着大红漆的水泥柱,水泥墙壁。 原本的那种心情,瞬间就没了,而且每一层都还很高,楼梯又细又窄,把人爬个半死。 好在在楼内,欣赏到了古代黄鹤楼的复原木样,又欣赏到了悬挂在里边的历朝历代文人骚客的大作,这才总算是稍感慰藉。 打那以后,每到一个带着历史古风的景点,程处弼都会先摸摸柱子,当然是在感受柱子的硬度。 如此才能知晓到底是木头还是红漆水泥,大约就知道了这古建筑是历史遗存还是现代翻新。 想必,千百年之后,肯定会有无数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深感震惊。 这已经流传了千百扯的谪仙楼居然是特娘的水泥制品,到时候,指不定会将华夏文化的水泥在建物上的应用史提前一千好几百年。 咦,程处弼直接就乐了,自己在泸州之地不但搞出了水泥马路,还搞出了水泥建筑。 之前还有那些各獠州的一些设施,例如各着养殖场也已经开始使用水泥来搞建筑。 想来,在不太久远的将来,当人们意识到了水泥的牢固性和耐用性之后,会对于减少环境破坏。 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,毕竟一直到明清时期,仍旧有大量的建筑物使用木材。 自己这是在华夏文明的建筑史上横插了一杠子,唔……插了又咋了? 除了我知道,又还能有谁? 程三郎美滋滋地唏嘘感慨着未来华夏建筑史的巨变,同时耐心地跟那位建筑工头沟通,跟他反复地讨论着方案。 另外就是现在再对于图纸进行修订,回头再将图纸进行精细化以及剖面化,便于即将到来的施工。 等到程三郎与李恪离开了这里不过一个多时辰,从那泸州北岸的水泥石内,一辆辆满载着水泥的四轮马车正向着这边赶来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